掃一掃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
模塊蒸汽能
發明者與引領者
按照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措施按控制的環節不同可以分為控制氮氧化物生成以及對煙氣進行脫銷兩類技術:
第一類是控制氮氧化物的產生,通過降低燃燒高溫區的溫度,縮小高溫區的分布范圍,在燃氣鍋爐行業目前應用較多、有效且簡單的控制氮氧化物的方式主要為燃燒控制法。主要是通過優化爐內燃燒工況,合理優化燃料與空氣混合,控制火焰分布,降低爐膛內溫度來實現降低制氮氧化物。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空氣分級燃燒:
空氣分級燃燒是指將燃燒所需要的空氣分階段與燃料混合燃燒,降低燃燒強度和火焰溫度。二次供風出口速度很高,卷席周圍煙氣,使得煙氣在爐內再循環。分級配風一方面降低了中心火焰的溫度,另外一方面稀釋了火焰表面的氧濃度,從而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
二,煙氣再循環技術(FGR)
煙氣再循環技術指的是將燃燒后的部分煙氣(主要為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氣)引出返回至燃燒器,與新鮮的空氣混合參與燃燒。再循環煙氣的溫度與爐膛內的火焰溫度比要低得多,能夠顯著降低爐膛內的溫度,減少爐膛容積熱強度。同時,由于引入的煙氣含氧量極低,在爐膛內可以有效降低爐膛內的氧氣濃度,有效抑制了氮氧化物的形成。
三、水冷燃燒技術
燃燒器的火焰被冷卻水管包圍,通過冷卻水管的冷卻水帶走熱量,降低火焰溫度,從而破壞氮氧化物生成條件。通常搭配預混燃燒技術一起使用,預混燃燒可有效縮小火焰長度,較短的火焰可充分被冷卻水管進行降溫,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四、全預混金屬絲網表面燃燒
全預混燃燒指的是在燃燒之前將燃料和所需全部助燃空氣進行精確比例預混,在燃燒全過程中,可實時進行空燃比的恒定。由鐵-鉻-鋁及稀有金屬材料制成的多孔金屬纖維網為燃燒表面,其氣孔分布均勻,燃燒強度大,燃氣和空氣精確混合后,在其表面產生短簇型火焰,燃燒面積大,燃燒均勻,沒有局部高溫區,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第二類是煙氣脫硝技術,就是說對煙氣中已經產生的氮氧化物進行處理,主要的相關技術有:貴金屬催化脫硝法,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堿液吸收法等。
對于一般生產企業而言,我建議是考慮從源頭解決問題,譬如將老式鍋爐更換為有權威檢測報告的,符合當地環保標準的燃氣蒸汽設備,這不僅能改善污染排放,而且往往還能提升企業的節能效果。